伴隨著國建筑模板行業的發展,中國鋼模板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時期:20世紀50年代的木模;20世紀50年代的木模板;20世紀50年代的木模板。20世紀60年代的鋼網水泥模板,手動滑動模板;20世紀70年代的小型鋼模板,普通大型模板,液壓滑動模板(小型千斤頂,小型鋼模板),鋼管框架;20世紀80年代,組合大型鋼模板、液壓滑動模板(大千斤頂、大型鋼模板)、門框;20世紀90年代,鋼框竹膠合板、膠合板、帶扣模板支撐系統完成了普通大型模板、液壓爬升模板和橋梁模板。直到21世紀,鋁合金模板才開始在家庭建筑中使用,近年來的應用越來越來越普遍。
建筑物整體鋼模系統標準化程度高,重量輕,承載能力大,匹配精度高。施工過程中不產生建筑廢棄物,可實現零建筑廢棄物排放。該材料周轉時間長,殘值高,可回收利用,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。不要浪費資源,避免處理廢棄模板的過程。用鋼代替木材,節約木材資源,保護環境,滿足綠色環境要求,符合我國鋼木和建筑業十項新技術,符合低碳要求的活力。節能技術、減排和生態建設,促進我國勞動力技術的進步。
鋼結構模板具有完全的經濟效益,可以放在鋼筋安裝前后。如果在鋼筋安裝前鋪設,鋪設安裝方便易行;可以目視監控混凝土澆筑過程,從而降低孔洞和蜂窩結構的風險。建筑鋼模板是根據設計要求制造的臨時支撐結構,所以混凝土結構和部件是根據指定位置和幾何尺寸形成的,保持其正確位置,支撐建筑模板的重量。以及作用于其上的外部負荷。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證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和安全,加快施工進度,降低工程成本。